《海峡通讯》专访中共福州市委常委、福州新区党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长乐区委书记兰文:融合发展 向新出发
时间:2025-10-11 11:38

融合发展 向新出发

——专访中共福州市委常委、福州新区党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长乐区委书记兰文

文|《海峡通讯》记者 吴载文 廖燕源

今年是福州确定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目标30周年,也是福州新区设立1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节点,福州新区(长乐区)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推动下,自5月27日起正式启动“区政合一、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在区政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作为“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城市发展战略的主战场,福州新区(长乐区)将肩负起区域联动、辐射带动和全域繁荣的重大使命,在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实践中真抓实干、奋勇争先,服务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福州市委常委、福州新区党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长乐区委书记兰文,探寻福州新区(长乐区)在区政融合后如何把握机遇,向新出发,推动高质量融合发展。


7月16日,兰文(左二)调研福建闽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优化调整升级 融合开启新篇

《海峡通讯》记者:福州新区和长乐区“区政合一、融合发展”,有什么样的深远意义?

兰文:区政融合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弘扬“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从大局和长远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此举既让长乐区全域融入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平台,又让福州新区拥有了实打实的发展载体,为福州新区(长乐区)下一个十年开新篇、展新貌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当前,福州新区(长乐区)正围绕区政融合要求,持续优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效协同落实“三区一门户一基地”战略定位,推进“一核心四组团”空间布局,以锚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魄力,加快打造福州乃至福建的新引擎和增长极,为强省会和新福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锚定战略定位 绘就空间布局

《海峡通讯》记者:未来,福州新区(长乐区)重点是聚焦“三区一门户一基地”战略定位,以“一核心四组团”空间布局为承载,锚定目标不放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请问“三区一门户一基地”具体包括哪些?“一核心四组团”具体又是指什么?

兰文:“三区一门户一基地”,包括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这也是福州新区批复设立时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

“一核心”是滨海新城核心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产业,打造成为全区的政治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四组团”分别是航空城组团、松下港城组团、闽江口组团和吴航玉田组团。其中,航空城组团以机场为中心强化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功能,发展新型显示、航空运输、保税物流和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松下港城组团依托港口打造区域性物流基地,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物流仓储、粮食储备加工等功能;闽江口组团利用海滩、古镇、防护林和湿地等资源,主要发展文旅经济;吴航玉田组团作为连接过渡区、必经带,重点工作是城市更新、提振消费,为滨海新城核心区提供配套的居住、商业、公共服务。

改革全面推进 释放倍增效应

《海峡通讯》记者:福州新区(长乐区)如何深化区政融合,以更加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兰文:我们根据福州新区(长乐区)现阶段发展需要,从思想认识、工作机制、职能职权、干部队伍、具体业务等全方面进行融合,实现经济管理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相统一,发挥“1+1>2”的改革倍增效应。

历经4个多月的探索和实践,福州新区(长乐区)思想、班子、机构、机制、干部、场所等融合进一步到位。其中,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以及纪检监察工委和内设机构部分干部兼任长乐区委或区政府职务,部分负责协助长乐区政府事务。综合协调局、发展规划局(政策创新局)、投资促进局投入运行,负责统筹落实综合协调、政策创新、发展规划、招商引资等职责,新区党政办与长乐区委办已合署办公,长乐区直部门已全面承接福州新区在自然资源管理、城建等领域的253个事项清单。

融合后,福州新区(长乐区)实现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全区上下“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的意识越来越强,看问题更全面,谋发展更到位,形成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紧扣五个方面 凝共识促发展

《海峡通讯》记者:下一步,福州新区(长乐区)还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加快高质量融合发展,更好打造展示省会风采、福州形象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窗口?

兰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快高质量融合发展。

一是深化“一区意识”。根据运行协调若干机制要求,进一步理顺福州新区(长乐区)各方关系和工作机制,谋划批准首批以新区相应机构名义对外开展工作的长乐区党政部门名单,实现一盘棋布局推进。推进福州新区(长乐区)干部双向任职,深化干部融合、业务融合,让干部在融合中凝共识、强服务、促发展。

二是突出“两点一线”。“两点”即长乐老城区及首占营前片区,和以机场为核心的滨海新城临空经济区;“一线”即机场高速沿线。围绕“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城市发展轴,实施福州新区(长乐区)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进一步优化调整指挥体系,集中资源力量,合理安排“两点一线”重点区域的建设和留白地块,做好项目功能布局,谋划先行推进营前片区及长乐老城区形象提升等重点建设任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三是做到“三个进位”。聚焦中心工作,传承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以“周调度、月点评、季亮晒”等机制,带动全区上下在各项工作中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实现发展进位、工作进位、作风进位,努力为省、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四是拓展“四个长乐”。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依托陆上、海上、域外、海外“四个长乐”,吸引域外乡贤、企业家的企业、资本、项目回流,发挥侨乡资源优势,接洽一批返乡侨领侨商,共谋合作发展,持续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五是压实“五全招商”。完善全方位招商机制,拓宽招商路径,围绕福州新区(长乐区)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化产业链链长制,进一步细化招商线索梳理,落实“四到”“四办”要求,健全项目和企业的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服务等机制,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引资引智高能级平台。

总之,福州新区(长乐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坚定“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城市发展战略方向,发扬“敢想、敢闯、敢试、敢冒”精神,汇聚起奋勇争先的强大合力,推动福州新区(长乐区)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朝着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的目标迈进,为做大做优做强省会和新福建建设多作贡献。

来源:海峡通讯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